学术动态

专题征稿启事| 深海科学与矿产资源

浏览:时间:2022-12-14

《深地科学(英文)》特邀客座主编岳建华教授、陶春辉研究员、贾永刚教授、杨海燕教授、沈洪垒副教授、田壮才博士组织“深海科学与矿产资源”专题。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契合中国经济发展需求,是保障中国战略资源安全和发展高质量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深海科学具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矿产资源研究具有很多问题有待解答。


我们真诚邀请您及您的课题组向本期“深海科学与矿产资源”专题投稿。


专题论文征集:深海科学与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 from deep sea-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I主题范围包括

1、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

2、水下智能感知与海岛保障;

3、深海采矿与海洋工程。


SI关键词: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智能感知、深海采矿、海洋工程


征稿要求

1. 语言为英文,类型为原始研究论文、评论、综述、通信、简文等;

2. 论文应属于作者的原创成果,数据真实可靠,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谢绝一稿多投;

3. 论文需具有创新性及较高的学术或应用价值;

4. 论文各部分完整,论文格式请参考《深地科学(英文)》投稿须知;

5. 作者无需承担录用稿件的版面费;

6. 投稿网址: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duse, Special Issue选择Mineral resources from deep sea-Science and Engineering

7. 提交截止日期:2023年12月31日


如果您对SI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客座主编:岳建华教授,yuejh@cumt.edu.cn;陶春辉研究员,taochunhuimail@163.com;贾永刚教授,yonggang@ouc.edu.cn杨海燕教授,yhycumt@cumt.edu.cn;沈洪垒副教授,hl.shen@cumt.edu.cn;田壮才博士,zhuangcaitian@cumt.edu.cn。


客座主编简介:

岳建华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二级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973863、国家发改委重大产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技术基金会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州市劳动模范。出版专著、教材7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现为中国矿业大学深海科学与水下工程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陶春辉研究员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我国首次在世界三大洋发现海底热液区的科学家。先后担任国际大洋中脊协会洋中脊硫化物资源工作组联合主席、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深海研究卓越奖咨询委员、中国大洋协会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勘探与资源评价总地质师和“十二五”863主题专家等。建立了海底硫化物预测与快速找矿方法并实践应用,带队在西南印度洋发现了国际上首个超慢速扩张脊热液活动区,实现了我国在海底硫化物发现“零”的突破,推动我国成为海底硫化物资源勘探先进的国家。致力于大洋资源探测技术创新,推动组建大洋矿产资源立体探测体系;国内首次开发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量技术并已产品化,解决了海底沉积物声特性高精度测量难题。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1、7)、行业及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3项(排名1),领衔团队获中国海洋工程协会杰出贡献奖。个人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20年)、浙江省特级专家(2015年)、“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863课题和国际海域专项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ology 等发表SCI 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


贾永刚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市拔尖人才,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担任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海洋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分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海洋工作委员会主任,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荣誉资深会士。任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副主编,Water期刊编委,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客座主编,《工程地质学报》《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委。长期从事海洋工程地质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 致力于典型海洋地质灾害成生机理与海洋工程地质环境监测技术技术装备研究,构建了从滩浅海到深远海的海底工程环境原位长期监测系列技术与装备,揭示了海底边界层动态变化过程,取得了显著创新性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等。发表论文200余篇,SCI/EI收录6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美、日、澳、德专利8项,获省部级奖励16项。


杨海燕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会员。20208月任职于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深海科学与水下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部省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防科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填图和GF973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等检索收录近20篇,发表教改论文4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培养研究生20名,已毕业15名。指导研究生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篇,获国家奖学金2项和省级奖学金2项。


沈洪垒 副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海科学与水下工程研究中心)

2014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后入职全球知名海洋地球物理公司Compagnie Générale de GéophysiqueCGG),从事海洋地震勘探研发工作,2018年回国进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底地层结构精细成像与解译、震源子波高精度模拟与反演、深度学习与数据挖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各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和挪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GeophysicsGeophysical ProspectingEarth and Spac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EI检索论文近20篇;授权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现为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家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曾获浙江大学林百欣高科技奖(2013年),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计划(2022年)。



田壮才 博士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海科学与水下工程研究中心)

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主要从事海洋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多项科研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Ocean EngineeringPhysics of FluidsTOP期刊累计发表论文10多篇,相关研究成果收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被选为期刊Editor's picksFeatured Work,并在期刊首页重点展示,同时,研究成果被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AIP) Scilight“Large waves deep within oceans shape the seafloor”为题进行专题报道;授权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发明专利共计十余项,获2020年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等奖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海洋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分会理事,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等国内外学术团体会员,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国际期刊学术编辑和青年编委。